最新消息
news
bleeding-gums

不只是牙齦出血這麼簡單—你不可忽視的牙周病警訊

現代人對口腔健康的重視逐漸提升,但許多人對「牙周病」的認識仍停留在「牙齦紅腫、刷牙出血」的初步印象。實際上,牙周病不僅會導致牙齒鬆動,若未及時處理,甚至可能影響全身健康,是一項不能輕忽的慢性疾病。

牙周病是什麼?一場從牙齦悄悄開始的攻擊

牙周病是由牙菌斑中細菌引發的慢性發炎反應,起初可能只是牙齦紅腫刷牙出血,進一步發展則會波及牙齒周圍的牙周組織,包括牙周韌帶、齒槽骨等,最終導致牙齒動搖甚至脫落。

其實,我們每天飲食後,牙齒表面都會形成一層無色透明的牙菌斑若未徹底清潔,這些菌斑會逐漸堆積並鈣化成牙結石,細菌持續釋放毒素,長期下來造成牙齦退縮、牙齒縫隙加大,甚至出現口臭與膿液排出等症狀。

牙周病和全身健康息息相關

許多研究指出,牙周病與多種全身性疾病存在關聯。例如,牙周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的風險較高。對孕婦而言,嚴重的牙周病也可能增加早產與胎兒低出生體重的機率。

這是因為牙周病引起的慢性發炎反應,會使細菌與其產物進入血液循環,影響身體其他器官系統。因此,維護牙周健康不僅是口腔保健的一環,更是全人健康的重要指標。

為什麼許多人沒發現自己有牙周病?

牙周病的可怕之處,在於初期症狀往往不明顯。許多人直到牙齒開始搖動、出現咬合困難,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。事實上,即使每天都有刷牙,若刷牙方式不正確、沒有使用牙線或牙間刷清潔齒縫,仍可能讓牙菌斑累積。

因此,定期接受牙科檢查與專業洗牙,是預防與早期發現牙周病的關鍵。透過專業牙醫師檢查牙周袋深度、X光片判讀骨質狀態,能夠更準確評估牙周健康程度。

預防與控制牙周病,從日常做起

想要遠離牙周病,其實可以從日常生活做起。以下幾個習慣,有助於維持牙周健康:

  1. 正確刷牙技巧:建議使用軟毛牙刷與小範圍震動方式,清潔牙齦邊緣與牙齒接觸處,避免過度刷壓傷害牙齦。

  2. 使用牙線或牙間刷:每天至少使用一次,幫助清潔牙刷無法觸及的齒縫區域。

  3. 定期洗牙與牙周檢查: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,若已有牙周問題者,依照醫師建議增加頻率。

  4. 戒除菸酒、控制慢性疾病:吸菸與糖尿病都是牙周病的高風險因子,控制這些因素有助病情穩定。

早期治療是保住牙齒的關鍵

若已被診斷為牙周病,醫師會依嚴重程度安排對應的治療方式,從基本的洗牙、牙根整平,到進一步的牙周手術,目的都是去除病灶並恢復牙齒支持組織的健康。配合醫師指示與日常自我保健,絕大多數患者都能穩定控制病情,延長牙齒壽命。

敦御牙醫診所

  • 診所地址:台中市西區台灣大道二段489號20樓
  • 預約電話:04-2328-3887

eonusdfc